在談維生素D之前,我們先來聊聊鈣
門診中,常有家長詢問:「我的寶寶需不需要補鈣?會不會缺鈣?」醫師心裡也實在疑惑,怎麼這個問題從十幾年前我接觸兒科到現在,一直是家長門診會詢問的熱門問題呢?寶寶容易缺鈣嗎?
重點1:如果有正常哺餵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的寶寶,一日的鈣質攝取是足夠而不會缺少的。
重點2:臨床上會遇到真的缺鈣的寶寶,通常是特殊兒,例如剛出生的早產兒、基因缺陷佝僂症的兒童,或是父母不願意哺餵母乳或嬰兒配方奶,故意去使用一些奇怪的健康食品或飲品的。
所以,兒童在醫療上幾乎不會遇到低血鈣,但近年來維生素D缺乏卻是很普遍,而在台灣,家長比較少注意到這個問題。
以下,我們開始談"維生素D"
雖然有乖乖正常喝奶的寶寶血液中的鈣不會缺少,但我們在意的骨質、骨頭強健的要素,可不是只靠鈣夠多就能正常的。骨質正常需要三大要素:鈣質、維生素D與能讓骨頭負重的運動,缺一不可!
維他命D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維生素,除了從食物中攝取之外,大部分的來源是靠日曬,可以說是陽光送給我們人類的禮物,每日接受陽光直接照射我們的皮膚約15分鐘,大概可以合成一天所需。然而近代的研究卻發現,我們現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(生活型態改變造成日曬不足、防曬觀念、空氣汙染造成陽光被屏蔽等原因)。近期台灣本土所做的研究,發現懷孕婦女維生素D不充足(血液濃度<30ng/ml)的比例高達80%,2012-2014年於台灣北部的統計顯示,六個月以下的純母乳寶寶,血液中維生素D<50ng/ml的比例為88%。
維生素D作用與缺乏的影響
陽光中的紫外線B照射我們的皮膚後,能將維生素D前驅物轉換成維生素D,與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一樣,都經由血液運送到肝臟與腎臟,兩個器官活化後才成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而作用在人體。
維生素D在人體負責的作用包含促進腸道吸收鈣磷、平衡血液中鈣磷的濃度、幫助維他命A的吸收,它也是種賀爾蒙,在人體神經系統、過敏免疫與生理發育都有重要的功能。
人體若缺乏維生素D,可能會有下列影響:
1.影響骨骼成長,兒童發生佝僂症,容易O型腿。
2.骨質疏鬆、容易骨折、牙齒鬆動、容易蛀牙。
3.神經性情緒不穩,容易激動或憂鬱。
4.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。
5.孕婦較容易早產、高血壓與妊娠糖尿病。
6.維生素D不足的男性,健康精子的數量較低。
成人達成攝取足夠維生素D的建議
1.每日適度的溫和日曬,約10-15分鐘。
2.攝取含維生素D的食物,例如:黑木耳、鮭魚、蛋黃、肝臟、牛奶。
3.直接補充維生素D製劑(請詢問醫師建議劑量)。
初生嬰兒的維生素D補充建議
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,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製劑。使用配方奶的兒童,如果每日進食少於1,000毫升,需要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製劑。開始吃副食品之後,含維生素D的食物,可計入400IU的每日最低攝取量之中。
筆者經驗分享
筆者日曬下不撐傘、不使用身體防曬,每日日曬應有10分鐘左右,平時偶有攝取如上所述的含維生素D食物;今年心血來潮,欲驗血瞭解體內的維生素D數值,結果為19ng/ml,一般國際建議維生素D數值<30ng/ml為缺乏,30ng/ml以上才為充足。所以,維生素D不足的確是個很容易發生在你我他身上的情形呢!讓我們一起重視並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吧!